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期货 >

大商所高校人才培养获广泛好评

2023-11-28 21:54:18期货 人已围观

简介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就业前景在哪里? 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是一片蓝海,徜徉于这片蓝海时常令我欣慰感动。在日常客户拜访或宣讲投教活动中,产业客户对风险管理工具的学习热情,以...

“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就业前景在哪里?”

“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是一片蓝海,徜徉于这片蓝海时常令我欣慰感动。在日常客户拜访或宣讲投教活动中,产业客户对风险管理工具的学习热情,以及期货工具切实发挥避险功能时为实体企业带来的由衷喜悦,都让我真实触摸到期货市场特有的温度。”中信中证资本的场外产品经理罗丽思如是说。

毕业于对外经贸大学的她曾与高校项目三度结缘,正是在“商品期货和期权市场实务”课程中,她第一次了解到期货合约的概念,也激发了她对衍生品行业的浓厚兴趣。她口中的“高校项目”,正是大商所于2017年启动的高校期货人才培育项目(现称大商所“百校万才”工程)。

萌芽:点燃星星之火

2017年,我国期货市场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产品工具体系日益丰富、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服务实体模式日益多元,但同欧美市场相比,在规模、市场结构上孕育着巨大空间,特别是实体企业面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时的风险管理需求日益提升,对期货行业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粮期货研究院负责人李楠认为,“2017年,虽然我国期货行业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期货行业的人才储备却不充足,期货专业人才也是当时市场上迫切需要的重要资源。随着期货市场各方面业务高质量和快速的发展,市场对高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业务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内专业期货人才出现缺口,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

“当时,学生对中国期货市场的认知还不够全面,教材多选用John C.Hull的《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学生了解的是国外市场的交易机制,对中国市场尤其是中国企业的正向应用缺乏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工程与金融科技教师党支部书记冯建芬告诉记者,因此,培育具有现代市场风险管理意识、熟悉期货市场的期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早在2016年,大商所便着手规划在高校开展期货人才培育。2017年,经过多轮的调研走访和需求收集,大商所在行业内率先启动高校期货人才培育项目,真正实现将投资者教育前置,使金融知识普及走进校园。

从想法到实践,一颗种子就此破土而出,星星之火被点燃。

发展:星星之火得以燎原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六年来,大商所高校期货人才培育项目蹄疾步稳地展开,形成了课程设置科学、师资实力雄厚、理论实践结合的立体化培训体系。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2019年在大商所主办的期货知识进高校座谈会上指出,高校期货教育逐渐从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

据湖南省期货业协会秘书长王娟媛介绍,多年来,湖南省期货业协会围绕大商所高校项目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课程体系建设日臻完善。课程体系从早期普及期货基础知识,到如今注重期现结合;从早期简单的品种介绍,到如今围绕湖南本土生猪优势产业设计全产业链过程的风险管理系列课程。二是注重本土讲师筛选和培养。协会通过整合辖区期货公司、现货企业等师资,邀请中南大学从事期货行业的毕业生走进课堂,形成了一支本土的师资力量和讲师团队。团队中的老师更了解省情,更了解学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三是贴近学生的实习和实践需求。协会积极拓展辖区期货经营机构和产业企业资源,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实习的机会。

“2017年以来,我们与中粮期货进行了8个大项32个小项的人才培养合作,覆盖课程建设、学科建设、实习实践、科学研究、师资培养、学生培养、就业指导、专家互聘。此外,在金融工程专业必修课程《金融工程学》中探索产学研结合模式,由期货公司专家指导学生开展模拟交易实践、企业实践、场外期权设计与定价等课程讲座。”冯建芬表示,“今年,为扩大项目影响面,我们在本科培养方案中增加了通识通修课程《生活中的金融工程》,使更多非金融学科的学生了解我国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在金融学院专业选修课程中增加了独立实验课程《金融工程实验与实践》,将专业知识与中国市场实践更加充分地结合。”

此外,大商所还举办了多期“全国高校教师衍生品研修班”和高校衍生品预备人才夏令营,请教师、学生走进交易所面对面交流、研讨,不断夯实高校项目的内涵和外延,努力加强师资储备、提升学子对行业知识的接受度,力争打造行业内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体系。

成效:探索多方共赢人才培育机制

一组数据振奋人心:自2017年起,大商所先后与87所高校合作开展了315个项目,培训总人数超过2.3万人。2019年起,大商所高校项目课程全部纳入合作高校学分管理。

我们欣喜地看到,多年来,大商所与社会各界共同走出了一条前置投资者教育、提升全民风险管理理念的新路径,探索出了高校、学生、行业、社会多方共赢的期货和衍生品人才培育机制,收获了校园与社会的广泛好评。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中国证监会、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证券期货知识普及教育的合作备忘录》,提出要将证券期货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高等院校中普及证券期货知识。

中南大学商学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主任易经章对高校项目的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通过高校项目,学生从三方面受益:一是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提升。通过更加全面和实践导向的课程设置,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市场机制、交易策略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二是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参与实践项目、模拟交易和实习等,学生对期货和衍生品的操作和市场表现有更直接的了解。三是职业规划的明晰。学生对于期货市场的了解和实践经验有助于他们明晰自己的职业规划,更好地评估自己在该领域的兴趣和能力,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

冯建芬认为,目前,学生对我国衍生品市场的认知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家对于“保险+期货”服务实体经济模式非常感兴趣,部分本科和硕士学位论文做的就是“保险+期货”产品设计与风险分析。

在李楠看来,高校项目为行业人才打下了基础,提升了行业受关注程度,激活了学术界与市场资源之间的有效互换。这种融合了理论教学、经营实务、商品期货及期权交易实务的课程内容,能切实提升学生的技能,同时也促进了大学的金融研发能力与市场实际需求对接,促进学科发展、强化金融为实体服务的功能。

升级:人才培育工作的华丽转身

今年3月,在“young”帆期海——大商所首届大学生衍生品实践大赛决赛上,十支参赛队伍携手实体企业、期货公司打造风险管理方案。同时,大商所正式发布“百校万才”工程品牌,将大商所高校期货人才培育品牌全面升级,进一步发挥品牌优势,有效凝聚多方力量,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系列培育活动矩阵为期货人才培育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

百校,是合作辐射范围的不断扩大,以“百校万才”工程品牌为抓手,多方面、多维度促进高校衍生品教育和中国期货市场融合发展;万才,是人才培育效果的持续提升,持续推动期货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取得更多实效,不断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专业人才。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前方道阻且长,大商所将始终着眼行业发展大局,以行业人才培育为己任,积极协调社会各方,以拳拳之心服务行业、社会、国家和未来。

Tags:

标签云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12456篇文章
  • 标签管理标签云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